以务实行动坚定“环保信心”
更新时间:2014-01-20 点击次数:1537次
把掷地有声的环保决心转化为科学有效的环保行动,这是实现生态环境好转、提升环保信心的关键。
“治理空气污染就得有一股狠劲。”近日在北京市人代会分组审议《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时,北京市长王安顺表示,“去年我代表北京市跟中央签订了责任状,也立下了壮士断腕的决心,如果空气污染(控制目标)到2017年实现不了,领导说了既是句玩笑话,也是句分量很重的话,‘提头来见’。”旗帜鲜明的话语,让人们看到北京市的环保决心。
近年来,从松花江污染到紫金矿业溃坝、从血铅中毒到海洋溢油、从饮用水安全到农产品安全、从环境监测信息造假到环评报告造假,一系列环境事件的出现,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环保信心。而过去一年来全国范围的严重空气污染,更是提出了这样一个严峻命题:政府需要以何种担当和勇气,用多大的环保决心赢得人们的环保信心?
导致环境恶化的因素有很多,GDP至上的发展观、偏重经济指标的政绩观、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等都是重要原因。回顾过去30多年的环保历程,不能说我们没有努力过,各种雄心勃勃的立法、规划、专项行动也不少。然而,环保许多时候陷入了“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窘境。这背后,既有发展阶段、发展水平的原因,也与一些地方的环保“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密切相关。
解决环境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更要有务实有效的行动。英国伦敦曾以雾都*,在“伦敦烟雾事件”之后痛定思痛,制定了世界上部空气污染防治法,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行动,历时近半个世纪,完成了从浓雾弥漫到蓝天白云的巨变。上世纪40年代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使美国洛杉矶“*”,而为了治理污染,历经燃油控制、新能源替代、排污许可、排污权交易等一系列坚定行动,洛杉矶打赢环境保卫战用了50年。
对今天的中国环保而言,这些历史经验具有重要启发意义。一方面,我们既然用几十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就要有信心和决心,用更短的时间解决发展带来的污染问题,从这个角度,“环保决心”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环境污染非一朝一夕形成,治理也不可能一口吃一个胖子。认识到了这一点,在此基础上制定求真务实的环保规划,并以钉钉子的精神持之以恒地落实,才能扎实地推动生态环境一步步好转,从而让人民群众看到治理成效、坚定环保信心。
就此而言,从《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到《环境保护法(修订案)》所强调的政府责任、共同防治和法律责任,再到“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和“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战略决策,不仅清晰地勾画出了用严密的环保法治规范环保行动重铸环保信心的路线图,也再次明确这样的理念:把掷地有声的环保决心转化为科学有效的环保行动,这是实现生态环境好转、提升环保信心的关键。(王社坤)